查看原文
其他

清明追思:缅怀中国航天“总总师”

2017-04-03 徐钰喆 中国军视网

杨花柳絮又清明,纸马冥钱遥祭送,慰英灵。

2月12日,最后一位“中国航天四老”任新民在经历他人生的102个春秋后,驾鹤西行,悄然离开了他所牵挂的祖国与人民。巨星陨落,苍山顿首。曾经的榜样,崇敬的对象,他的离去带给我的是无尽的哀思。

岁月的流逝并不会斑驳镌刻在心底最深处的敬意,无须言语,任老伟绩,刻骨永心铭。东风肃穆柏青青,伴哀情伴思念。也不知此时此刻所言,天堂的您是否能听到?



△ 资料图:“中国航天总总师”任新民

作为一名您不知名的晚辈,您在我心里是“不知高到哪里去”的人物,是传说般的存在。对于61载波澜壮阔的“航天人生”,“一辈子就干了一件事,研制了几枚导弹,放了几颗卫星而已”是您的概括。谦虚的背后是无尽的辉煌,在我心中,您是航天事业的奠基人,是年轻人的标杆与旗帜,激励着我向着目标不断前行。


△ 资料图:任新民雕像

14年前,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梦想的神舟五号,飞向太空,我的心灵被其深深地震撼了。那一刻,当我仰望星空时,我仿佛会感受到它注视地球的目光。在观看电视直播时,有一位拐杖的耄耋老人令我印象深刻。

他,伫立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指挥室,眼神深邃,指点江山。他,就是您。也就从那时起,我知道了您这位中国航天的“总总师”。没有您,就不会有神舟五号的顺利升空;没有您,甚至就不会有载人航天的立项。也就从那时起,我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对国家建设、对国防事业有用的人。

3年前,我参军入伍,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,冥冥中似乎有你的指引。1年前,我考入到了国防科大,而您曾经奋斗过的地方——哈军工,正是它的前身。在这片充满理想的沃土上,您成了中国航天事业的拓荒人,而我也愿在这里延续您的梦想。


△ 资料图:任老为学校题字

大国工匠,为国铸剑。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历程,您鞠躬尽瘁,让中国航天在世界有了一席之地,让中华民族的脊梁挺得更加笔直。在您身上,我看到了担当的分量。

先生虽逝,风范长存。虽已载誉无数,但在我们心中,您的为人却如此低调,领子磨破的中山装、早已褪色的镜架、一年四季的布鞋彰显您朴素的形象,您把一生所有的精力都献给了事业。在您身上,我看到了言行的力量。

岁在丁酉,时值清明。想到您,回荡在脑海的不仅是您的音容笑貌,更是那一段又一段值得铭记的历史记忆。


△ 资料图:东方红一号”卫星

铭记,把中国首颗卫星“东方红一号”送上天。

面对苏联专家的撤离,您没有在困难面前低头,而是率领团队日夜攻关,用自己的双手托起卫星;面对国内工业的一穷二白,您没有因财政短缺而止步,而是在最艰难的条件下刻苦钻研,精打细算一厘一毫;面对飞行试验的失败,您没有被压力所击垮,而是喊出“绝不让卫星带着问题上天”的口号。

发射成功的那一刻,世界因它而为之一颤。您,被周总理亲切称为“中国放卫星的人”,您那矢志不渝的精神令我打心底敬佩,我相信,只要努力,我的梦想也终有放飞的那一刻。


△ 资料图:“长征三号”运载火箭

铭记,氢氧发动机之梦终成真。

不会忘记,您曾经立下的军令状:“一切问题由我承担,别看我70岁了,坐几年牢狱还是可以的”;不会忘记,在一次试验事故中,您冒着滚滚浓烟,爬上试车台,只为透过着火点查明原因;不会忘记,您拄着拐杖,走进荒漠,寻找试验残骸,夜里只能以烧热的沙子取暖……

对任务勇于担当,对事业无谓牺牲,我作为一名军人,也应为自己立下一份军令状,为祖国与人民做出贡献。


△ 资料图:“中国航天四老”

请您放心,中国航天事业将像与您相伴了大半生的火箭助推器一样,飞向一个又一个制高点。今天,“天宫、北斗、嫦娥”等科研项目齐头并进,“多点开花”,您所牵挂的“长征五号”也担纲重任;未来,中国航天蓝图将会如你描绘的那样,不仅有宇宙空间站,还有载人探月计划、火星探测计划等等….

请您放心,新一代航天人将会接过您手中的接力棒,继承老一辈的“中国航天精神”,不忘初心、始终坚守,将青春与智慧投入到科研事业中去,向着更远的目标砥砺前行。

辞别并不是生命的终点,而是每个生命都会经历的一站,在我们心中,你并未走远。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,不要牵挂,相信您所开创的事,将会继往开来、生生不息。


猜你喜欢


声明:内容来源于中国军视网,转载请注明出处

作者:徐钰喆

责编:罗立

投稿邮箱:dongyu@js7tv.cn、luoli@js7tv.cn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